Alternate Text

东方健康膳食的无可替代品种——豆制品

发布者:日期:2023-02-25 返回列表


为什么说豆制品是东方健康膳食的无可替代品种呢?

首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全国和西部12省(区、市)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消费品消费量”显示:西部12省(区、市)的豆制品每年平均消费量为3.85公斤,而全国的平均值为5.49公斤。也就是说,“东方健康膳食模式”的代表区域——中东部19省(区、市)的豆制品每年平均消费量为7.13公斤,几乎是西部12省(区、市)平均消费量的一倍。

其次,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开展的《饮食文化和饮食行为调查研究》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中国居民微量营养素摄入的地区分布》调查研究,与华中地区居民膳食存在的“肉类摄入较多、而水果、豆制品、乳制品摄入较低”相比,“东方健康膳食模式”的代表区域(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安徽省、广东省、福建省、江西省等省市),不但“吃新鲜蔬菜、水果较多”,“豆制品的摄入量也较高”!

第三,根据中豆委统计,受饮食习惯、人口密度等因素影响,2021年中国豆制品行业品牌企业50强等规模企业大多集中在我国的东部、中部及南部,其中,仅华东就占了总体企业数量约20%,而这一地区域正是“东方健康膳食模式”的核心区域。

综上,不论是“东部与西部”“华中与华东南”的居民饮食统计数据对比,还是从规模豆制品企业的分布占比看,“东方健康膳食模式”的数据采集地,与中国吃豆制品最多的地区是完全重合的;也就是说,作为“东方健康膳食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品类,豆制品不但种类多样,营养与味道各有所长,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从“平衡膳食营养,提升健康指数”出发,也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亟待提升摄入量的美味健康食品!


日常饮食中多吃豆制品的三大理由

作为中国美食里种类多、分布广、吃法多样的食物和健康饮食的生力军,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示,在日常饮食中增加豆类食品的摄入,均衡营养的饮食结构,已成为保障我们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并且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为代表,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豆类及其制品”已经成为许多健康饮食建议强调的重点。为什么要在日常饮食中多吃豆制品呢?

★大豆蛋白是植物蛋白中优质的完全蛋白:作为增强免疫力的好帮手和在质量上等同于鸡蛋等动物性蛋白的可彻底消耗的植物蛋白,根据国际血脂专家小组基于研究数据,以“膳食中蛋白质摄入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为衡量标准,大豆蛋白是位于“蛋白来源金字塔”塔尖的优质蛋白;也就是说,豆制品作为“蛋白来源金字塔”塔尖顶端食品,不但是动物蛋白的替代食品,更是优质蛋白来源食品!

★大豆及豆制品对人类有重要的健康益处:科学研究显示,以豆腐、豆浆为代表的豆制品饮食不但对提升免疫力、平衡膳食营养、延缓衰老和早亡、帮助改善体重和减肥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在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患糖尿病风险、防治脂肪肝、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缓解更年期症状、预防老年痴呆、抑制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的生长,乃至提高记忆水平、美白护肤、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缓解睡眠障碍、缓解睡眠障碍、促进消化、改善脱发等也十分有益。

★中国豆制品摄入偏低,亟待加强豆制品摄入: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195个国家疾病负担研究分析,从“降低疾病负担的饮食风险”出发,给出的豆类及其制品的平均最佳摄入量为“每天最少60克干大豆”。而根据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数据,目前我国每标准人日大豆及坚果类的平均摄入量仅为13.9g,在“最爱吃豆腐”的浙江省,人均每日摄入量也不过19克,与“最佳摄入量”要求仍存在很大差距。亟待增加豆制品摄入,以改善我们的饮食质量和对疾病抗风险能力。


此外,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总结,除了在营养和健康方面的突出贡献,大豆及豆制品还对改善地球生态、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缓和世界性饥饿问题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集人类健康、地球资源节约、生存环境等诸多利好于一体的食品。可以说,增加豆制品摄入,就是在为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保驾护航!